陶瓷餐具從鍛造溫度上來分可以分為高溫瓷,中溫瓷及低溫瓷。高溫瓷指經12000C以上燒制的瓷器。因為溫度越高釉的結晶密度越大,瓷面強度高,不易產生劃痕,色澤“白”且白里不泛黃,有“白如玉”的美稱。中溫瓷燒制溫在1000-11500C;低溫瓷燒制溫度在700-9000C。高溫瓷中的鉛、鎘大部分揮發掉了,而中低溫瓷的鉛、鎘比較嚴重。
分辨高溫瓷和中溫瓷最簡單的方法,觀顏色、看厚薄、聽聲音。
首先,觀顏色可以判斷6成以上的中溫瓷。中溫瓷的釉面?;瘜颖容^薄,只有淺淺的一層折光,甚至直接可以看到胎色,中溫的繪畫用的釉料和繪料從配方上來說和高溫是不同的,出來的效果類似水粉畫,一般來說繪的比較粗糙,這不僅是工藝上的,也取決于胎質和顏料特性。每個城市都有那種在手推車上賣的杯子,全部都是中溫瓷。很多周邊產品的瓷器包括星巴克的馬克杯都是中溫的,可以用這種標準來確定一下中溫瓷的感覺。
高溫瓷的釉色水潤很多有一種清透的感覺,近于優質玻璃的折光(啞光無光瓷器除外)。一般來說,好的高溫陶瓷餐具胎質會比中溫瓷薄,因為中溫瓷燒成溫度低,燒結程度不高,質地較高溫瓷疏松,為了提高抗撞擊性,所以胎質會相對厚一些;用手輕彈器皿,高溫瓷的聲音更加清越更加接近金屬音,聽聲音有一種致密感,而中溫瓷的聲音比較悶,這是由于密度決定的。